“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为了扎实推进课堂改革,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正确认识核心素养和大单元教学的联系,真正提升教师“大单元”设计理念,让学生的学习有深度地发生,7月20日,我校地理教研组高一高二全体教师线上观摩学习太原市普通高中“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组“大单元”教学校际联合教研活动的说播课,以湘教版必修二《产业区位选择》为例为大家展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大单元”教学融合的思考和实践。地理教研组参加培训学习的老师认真学习,积极反思,受益颇多!
本次说播课主讲人是太原市第五中学杨志杰,杨老师讲述了学科核心素养在大单元教学中的体现,在四大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作为既能体现综合性、系统性的地理学科特点,又是认识与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的思维方法,成为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重点关注的核心目标之一,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教师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将涉及从某一个知识点、一课时,逐步转变为设计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大单元”知识结构体系。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也在呼唤着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要找到撬动课堂的一个“支点”,遵循“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单元设计——学习评价”的基本链条,单元教学设计过程首先要在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创设真实的情境,将单元目标转化为问题链;然后采取学生活动的方式实现问题链的突破;最后进行问题的整合,形成单元的主线。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杨老师展示了三位老师的教学案例:案例一是太原市第四实验中学颜赫老师的《工业区位因素:以太钢转型升级为例》,首先分析太原重化工企业布局的共同区位因素;然后学生探讨:①太钢布局的主要因素②太钢分布的合理性③太钢目前仍未搬迁的原因;接着深入探讨转型发展中成立山西“钢科”碳材料公司的区位因素;最后进行学习评价,作为“城市规划师”如何布局太钢、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等各工业部门。
案例二是太原市第十八中学程慧照老师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以山西数据中心选址为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①思考:如何振兴陕西经济②讨论:数据中心在我国应布局在哪里③研究:数据中心选址考虑的区位因素及变化④讨论:山西建设数据中心的优势条件⑤学习评价:振兴山西经济专题提案政企意见交流会交流数据中心落户山西带来的影响。
案例三是太原市第五中学闫雅琴老师的《生活性服务业的区位选择:以太原零售业为例》,本节课从学生实地调查和展示山西便利店现状开始,然后学生探究唐久便利店的区位优势,并且探究比较线上线下以及便利店和大型超市的区位差异,再后进行分析物流业对零售便利店发展的影响,最后学生绘制手绘地图汇报调查成果。
通过本次线上观摩学习,地理教研组老师对大单元教学和大单元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对实践大单元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方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围绕主题或者活动选择学习材料,并进行结构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让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情境与任务中“沉浸式”学习。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从开展活动走向核心任务驱动是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也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今后教学中,需要地理教研组每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核心任务,通过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使其乐于参与、主动参与;教师间积极交流研讨,将我校“136”教学模式与大单元教学有机融合,共创高效课堂!
指导:刘希晨 耿高飞
供稿:地理教研组
编辑:沈宝祖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