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兰州市第四中学物理学科在“双新”背景下单元教学的常态化展开。根据学校安排,2022年7月20日上午8:30物理组教师参加了山西省太原市普通高中“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区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组“大单元教学”校际联合教研活动的直播会议。老师们认真学习了关于单元教学设计贯彻新课标、新教材要求的策略。学习、理解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物理课堂教学品质,彰显物理学科育人价值。此次学习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活动以“双新”背景下物理单元规划设计与实施为题,以帮助高中物理教师进一步理解新课程理念和单元教学,常态化落实基于素养培育的单元教学实践。活动以单元说课形式、课例展示展开。
太原五中吴柴乐教师以必修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例展开说课。他从“双新”推进落实素养目标出发,指出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使用新教材开展新教学达成“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要做好素养本位的整体设计、基于情景和问题的活动与评价设计。建议以单元内容分析、学情分析、单元总体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单元设计与教学的反思,形成单元教学设计的结构。对单元内容分析的三要素、单元总体设计的方面、课时教学设计创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以本章内容为例,展示了如何多元地分析单元内容,并与学科素养关联;以“功与功率”为例,强调要通过单元核心任务的设定,聚焦单元重点、贴近学生生活、构建清晰模型。
太原十八中张棣教师以《重力势能》为例展开示范课。张老师以2022北京冬奥会我国选手苏翊鸣获得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冠军的视频引入。提出问题:运动员运动时为何在起跳时可以获得很大的速度?经历理论探究的过程建立重力势能概念。建立模型,通过重力做功和与重力势能变化之间的关系,体会功能关系。不仅要告诉学生结论,更为重要的是结论的得出过程。体现出科学思维的过程,经历科学思维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太原五中程婷老师以《动能和动能定理》为例展开示范课,程老师也是以实际情景苏翊鸣获得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冠军的视频引入。提出问题:如何定量计算运动员每个位置的动能?基于初中动能知识合理猜想。建立模型,将实际情景简化并分类进行理论推导,得到动能表达式。同时探究运动员在恒力和变力下运动的情境,得到合力做功表达式,对不同情境下,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推导得到动能定理。考虑到真实情境下运动员做曲线,使用微元法推导动能定理。从关联、概括和抽象等视角诊断学生的建模水平。从合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视角进一步讨论功能关系。最后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本次活动,从课堂教学实践到反思再到理论学习提升,极大提升了老师们单元教学意识,对更好地使用和驾驭新教材,坚持“立德树人”理念,对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起到了引领作用。“教无涯,研不止”在大单元教学设计路上,我们且试且行,静待花开。
指导:刘希晨 耿高飞
供稿:物理组
编辑:沈宝祖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