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教育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学生专栏】四中记忆——我在兰州市第四中学(兰州田家炳中学)等你(二)

【学生专栏】四中记忆——我在兰州市第四中学(兰州田家炳中学)等你(二)

2025年04月15日 17:21:25 访问量:19

忆往昔,青春岁月书生意气,看今朝,欢聚一堂各路精英。优秀毕业生,是学校的骄傲,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每一批学子背后都有耐人寻味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拼搏努力后的成功;每一份成功都有对母校的难舍恩情。优秀毕业生是学校教育成果的生动体现,是学校对外展示最响亮的名片,也是激励学子们奋勇争先的榜样力量。

展信安!四中的一草一木是否仍在你心中鲜活?那些晨读的清风、晚自习的星光,是否偶尔浮现在眼前?现母校诚邀了往届优秀毕业生代表以“学生视角”分享在四中的独家记忆,共同打造“四中人·青春志”学生专栏,助力学弟学妹看见更真实的四中生活!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读他们的先进事迹,聆听他们的四中心声,以他们为榜样,见贤思齐,追求卓越,续写“田苑教育”新的辉煌!

邓雅瑜,2023届高三2班毕业生,现就读于兰州大学。“我们总是在高中时憧憬大学,在大学时怀念高中,后来在现实的跌撞中追忆青春,才明白我们总是习惯性地遗憾当下,却忘了每个阶段都曾是翘首以盼的未来。”

唐智文,2023届毕业生,现就读于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四中的日子,让我懂得了坚持就会有收获,团队的力量无比强大,老师的关怀能给予我们勇往直前的勇气。这些成长感悟,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亲爱的母校:

离开您的怀抱已有好些日子,但四中的一切,始终在我心间熠熠生辉。每一寸熟悉的土地,每一段难忘的过往,都深深烙印在我的青春岁月里。

我是唐智文,2023届的毕业生,现于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追逐新的梦想。能参与 “四中人・青春志” 学生专栏,向学弟学妹们诉说我的四中时光,我深感荣幸。

在四中,课堂从不乏味。高三的一节英语课,靳老师上课后发现同学们都很困乏,没有充分的精力认真的听课,而且正好那一天在下大雪,靳老师竟提出这节英语课去操场上打雪仗,我们便轻声走出楼道,然后欢快的奔向操场。那一天有好多老师都在和同学们一块儿玩耍。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清楚,那天我们捏成雪球扔出去的不仅是天空中翩翩落下的雪花,还有我们高三压抑的心情和指向未来的那支锋利的箭。我一直以为上学就是枯燥无味的一直重复“上课、下课”,显然,我的观点是错误的。在四中的课堂上我们不仅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也可以在师生的欢声笑语中漫步。

社团活动是我高中生活的一抹亮色。我加入了化学实验社,还记得第一次做化学实验,实验前紧张得我甚至手脚冰凉。但在准备过程中,团队成员们齐心协力,一起查阅资料、分析其化学反应、模拟其反应过程。实验时,大家齐心同力、认真仔细。当我们实验成功的那一刻,那种喜悦和成就感难以言表。社团不仅让我认识到了化学反应的美,还学会了团队协作,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加强了我对其中化学反应过程的认识,让我对化学的兴趣又提高了一层。

说到恩师,那就有很多位老师值得我一一提出了。首先是我们学校的校领导,每天早晨都会出现在每一个班级的早自习里,有好多次他们比我们都去得早,当我在教室门口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他们在和班里同学们聊天,去帮助同学们解决在学习生活上的问题。我化学基础不太好,一度对化学产生了畏惧心理。刘希晨校长发现后,主动帮我制定学习计划,给我辅导帮助我解决问题,这才使我的化学成绩一步步提了上来,不再拖我的后腿。其次就是我的两个班主任——魏老师和王老师,她们起早贪黑,每天要第一个到教室,监督我们早自习,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指导我们的晚自习。她们还要关注班级里每一位同学的成绩及最近的心态和学习状况。接下来就是我的每一位代课老师,英语靳老师、物理张老师等等,他们都非常的认真负责,他们不仅关心和指导我的学习,还教给我怎么在未来变得更加有能力。在这里,我真诚的感谢四中的每一位教职工。是他们让我们的四中更加生机勃勃,让我们四中学子变得更加知书达理。

在四中的日子,让我懂得了坚持就会有收获,团队的力量无比强大,老师的关怀能给予我们勇往直前的勇气。这些成长感悟,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愿我的分享,能让学弟学妹们对四中生活满怀期待。也衷心祝愿母校桃李满天下,越办越好!

姜麟,2024届毕业生,现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请珍惜课堂上的每道习题,那是构建知识大厦的基石,此刻,你笔下交错的辅助线,或许正在勾勒未来人生的蓝图。就像我永远记得在大学课堂上一眼认出叶绿体的结构时,那种穿越时空,与高中生物课堂重逢的感动。”

满伟栋,2024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安徽财经大学法学专业。“在四中并肩作战的日子里,迷茫,焦虑但不颓唐;痛苦,艰辛但不萎靡。摸爬滚打,乱七八糟,热泪盈眶——你的坚持,终将听见回声。夏天还会来,但十八岁的夏天不会再来了。只有积极生活、善待自己的四中精神提示着我们,你的青春闪烁而耀眼。”

山与山不相遇

山与山不相遇,人与人总相逢。大家总说: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当你阔别四中,对四中的感受才愈发清晰。四中是乱糟糟的课桌,是永远擦不干净的黑板,是夏天聒噪的蝉鸣,是昏昏欲睡的晚自习窗外盛大的晚霞。

往事总在回忆时被赋予意义,在四中的高三,是一场美丽的疼痛,在书山题海的围攻下,我们总能忙里偷闲,嬉笑打闹,班主任贴在墙上那句:像野狗一样努力,我们至少做到了前半句。四中的校训“敬业乐群”教导我们,在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下,我们更要追求自身的和解与快乐。与这种态度不谋而合的是我的班主任陈慧娟老师,她总是用一举一动告诉我们:学习不该是苦行,而要像酿蜜。总有些事比眼下的模拟卷更重要,比如窗外的晚霞,或者深冬的初雪。四中老师们教育的智慧和生活的浪漫碰撞融合,在紧绷的学习节奏里,为生活留白,让雪花的轻盈,去平衡试卷的厚重。

回看高三的日记,字里行间充斥的大多是迷茫和焦虑,和情绪一起失控的还有体重。高中的时候老是在想,这暗无天日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刷不完的题,记不完的语法,背不完的文综和怎么做也不会的圆锥曲线。但在字的空隙里,藏着放学热气腾腾的烤肠和凌晨用来“续命”的全糖奶茶。在考前的最后一个月,我告诉自己:“战斗到最后一秒,哪怕你的斗争毫无意义”,现在看来,在四中并肩作战的日子里,迷茫,焦虑但不颓唐;痛苦,艰辛但不萎靡。摸爬滚打,乱七八糟,热泪盈眶——你的坚持,终将听见回声。

季羡林先生说:“黄昏时分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的根”, 夏天还会来,但十八岁的夏天不会再来了。只有积极生活、善待自己的四中精神提示着我们,你的青春闪烁而耀眼。

指导:刘希晨

策划:刘   宏  赵   升

初审:白   灵

复审:王天强

终审:赵维波

编辑:沈宝祖

编辑:兰州市第四中学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州市第四中学.兰州田家炳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敦煌路1042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