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秩教泽润桃李,三愿师魂铸辉煌
——在兰州市第四中学2024年庆祝第40个教师节大会上的讲话
校长 刘希晨
尊敬的各位同仁、老师们:
在这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美好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属于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荣耀节日——第40个教师节,它不仅是对每一位教师辛勤耕耘的肯定,更是对教育家精神传承与弘扬的庄严时刻。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节日问候!
四十载春秋,四十年风雨兼程,教师节见证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记录了无数教师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身影。从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设立至今,每一年的这一天,都是对“尊师重教”这一优良传统最深情的颂歌。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则是教育的灵魂,是点亮希望之光的火种。
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教育的论述,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更释放出一系列接地气、富远见的信号,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三中全会的新一轮教育改革,不仅是对教育体系的一次深刻变革,更是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一次战略布局。它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教育事业的无限可能和希望。
致敬匠心独运,传承教育家精神。古往今来,无数教育家以他们的智慧与热忱,照亮了人类文明进步的道路。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到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教育家们以高尚的师德、深邃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们致敬的,正是这份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不懈追求,是那些在教育田野上默默耕耘,用爱与智慧浇灌希望之花的每一位教师。
感谢无私奉献,点亮知识灯塔。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是学生心中那盏不灭的灯塔。感谢你们,用知识的光芒照亮学生的前行之路;感谢你们,在无数个日夜精心备课,只为第二天的课堂更加生动鲜活;感谢你们,在学生遇到困难和挑战时,给予的鼓励与支持,让学生勇敢面对,永不言败。这份无私的奉献,是教育最美的风景线。
铭记责任担当,培育时代新人。教育者的使命,是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不仅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份责任与担当,让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灵魂的触碰,是理想与信念的传承。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来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推动教师队伍健康发展。就在在昨天和今天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要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提高教师教龄津贴标准,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任务负担,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
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教育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我对全校教师提出三点祝愿,愿我们携手并进,共同铸就教育的新篇章。
一愿心如磐石,坚守教育初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首要的是坚守教育初心,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在这个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时代,更要坚守教育的纯洁性,不被浮躁之风所动,不为名利所惑,用心用情去关爱学生,用知识的钥匙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用道德的力量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二愿勇于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教师是终身学习者,不断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课堂成为思维碰撞、灵感迸发的乐园。
三愿携手同行,共筑教育梦想。“独木不成林,单弦难成曲。”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希望我们都能树立团队意识,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协作的大教研生态。同时,注重家校合作,凝聚教育合力,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让我们携手同行,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共同筑就教育的伟大梦想。
老师们,让我们以第40个教师节为契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勇担教育强国使命,共筑教育的新辉煌!
最后祝愿全体教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