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我校正式推出优秀教师系列风采展专题报道。本系列以"树典型、立标杆、传薪火"为主旨,以“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四有好老师”为方向,通过深度叙写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教育实践,全方位展现新时代教师"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我们期待通过真实动人的教育叙事,解码优秀教师"立德树人"的智慧密码:既呈现三尺讲台上的谆谆教诲,也记录课后辅导的暖心瞬间;既分享教育改革的创新成果,也传递育人育心的教育温度。系列报道将构筑多维宣传矩阵,打造教育经验共享平台,让先进教育理念在交流中焕发新活力,让教学智慧在碰撞中催生新可能。
作者简介:
张媛,女,汉族,生于1984年6月,中共党员,教育硕士,一级教师。兰州市第十届教学新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人保部沙盘游戏指导师(高级)。2007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取得理学学士学位;2016年11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取得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硕士学位。曾先后荣获“兰州市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大赛三等奖”、“兰州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比赛三等奖”、“全国初中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甘肃赛区优秀指导奖”、“全国教育技术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兰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共青团干部”、“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等奖”、“全省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兰州市最美心理抗疫志愿者”、“甘肃省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特等奖”等荣誉称号。
雪松路上的每一棵树都曾偷听过我与孩子们的心事;毓德楼的每一间教室都曾回响过我与孩子们的声音;家炳楼上的实验室曾见证过我与孩子们惊喜的收获;操场上的每一寸草坪都曾留下过我与孩子们的脚印……我从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成长为孩子们眼中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用了5222天,这几乎是我职业生涯的一半时光。而另一半时光,我想成为他们生命中的“船长”,就像电影《死亡诗社》里的约翰·基廷一样,帮助他们穿越迷雾,去到自己想去的远方。
淋雨一直走
初见小田的时候,她还是个戴着牙套有些羞涩的初三的小女孩。齐刘海下面一双大大的眼睛,总在上课时不经意间躲避着我的眼光。在一次自习课上,我单独和她谈了谈。原来,她心里住着一个成为主持人的梦想,却因为自己的学习基础不好和外表不够闪亮而自卑。我看着她的眼睛告诉她:“你很漂亮,梦想是有翅膀的,而你的翅膀还没有长大,你只要足够努力、足够有耐心,等到羽毛丰满的一天,你就能飞起来了。”我在她的眼神中看见了光,此后的课堂上,总有一双大大的眼睛紧紧追随着我。
高中的时候,我没有再教她,只知道她当时非常努力。她想实现自己的主持梦,成为最特别的存在。而我也成了她在QQ上每周都能倾诉心事的大朋友。距离高考一百天的时候,她略显局促地来问我题目。因为是高一的基础知识,她有些紧张,担心自己不能顺利地考上心仪的大学。在讲完题目之后,我和她说,“漫长人生中,高考只是第一个关卡,所以你觉得它非常重要。而把生命的时间轴拿出来对照,高考就只是其中的一个点了。你已经努力了三年,现在不过是汇报演出的时间,平常心去面对就好。”在录取后,她第一时间告诉我,她考入天水师范学院的消息。她似乎有点沮丧,埋怨自己不够努力。我和她约定了三年之期,用三年时间更加努力学习,静待翅膀丰满的一天。
果然,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眼见她摘掉了牙套、留起了长发、出落得亭亭玉立,成为了学校的播音员、成为了学校的主持人,主持盛大的学生活动。每一次活动,每一次变化,她都会发来照片和我分享当时的心情,还有少女恋爱的欢喜和忧愁。她把我写在微博上的话,在校园广播中当成连载读给大家听,还把录音发给我。那一刻我觉得,我偷听了天使的声音。
三年后,她顺利考取了福建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又在去年的事业单位考试当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省直单位,并且真的成为了一名主持人!现在的她既做幕后编辑工作又在荧幕上做着气象主播,我作为一个她成长的见证者,荣幸至极。看着她熠熠生辉的样子,我似乎看见了那个淋雨一直走的女孩,一路走来虽然经历了挫折,但坚守着自己的梦想,无畏困难不惧风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她的翅膀张开了!
追梦赤子心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我希望孩子们将来即使忘记了化学知识但脑海中能有化学思维甚至是理科思维的痕迹,而这种思维模式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就好像爱因斯坦用火炉旁边的美女来解释相对论一样,这种思维模式可以让高深的科学变得平易近人。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助力风帆,而并非一个单单传授知识的工具人。如果有幸,孩子中有人因为我的缘故,在未来能够熟练使用化学知识或者从事化学相关行业,那将是我一生的骄傲。所以,我抱着包容、理解、倾听和耐心来面对他们的年少轻狂和远大志向。
班上有一个叫做L的男孩子,他的听写总是字迹潦草甚至难以辨认,他的性格却是内向且有主见,课堂上他的注意力总是能紧跟我的讲课节奏,在一个基础不是很好的班上,他无疑是我的风向标。孩子们有没有听懂,我可以根据他的反应进行讲法和讲课节奏的调整,同时,我也适时给予他肯定和鼓励。但私下我们几乎没有正面交流过,只是在作业上会简要地写出我对他的希望和建议,诸如“字迹要清楚、配平要注意、要更仔细……”等等。一段时间之后,我惊喜地发现,他似乎能听得进去我的建议,开始有所改进,作业质量大幅度提升。于是,在作业上写批语成了我们的默契。一学期之后,他连续数次的听写都拿到了满分,我在他的化学概念听写本上郑重写下“我想看到你考第一”,沉默的他保持了一贯沉默的常态。
后来我不教他们班了,我以为我对他的影响就这样结束了。突然有一天,升入高三的他在QQ上发来一张年级排名表和他的一段话:“老师,我第一了。同时斩获年级13和化学80。如果不是您,我现在化学还40分呢,本来都没信心了,当时也不感兴趣,现在不仅感兴趣而且还入门了,我真的很感谢老师对我的栽培,我不会辜负老师的,最后一年我要开始发力学习了,这辈子不会忘记老师的,比起化学老师这个身份,老师这个身份胜过千倍万倍。——致我高中最喜欢的老师”。那一刻,我觉得我懂他,但懂的又不止是他。我看见每个孩子追逐梦想的赤子之心,“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
我能做的就是小心呵护,助他飞翔。
送你一朵小红花
我作为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了十余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我深信每个孩子都值得被肯定和被发现。于是我非常注重细节,从进入教室的状态,到单独与他们说话的语气。“接纳”是我对待他们的基本态度。
那是五月的一天,我课前站在教室门口,就觉得气氛有点特别。果然,我一只脚还没踏上讲台,坐在教室门口第二排的宋浩,一个一米八的大男孩,就委屈巴巴问我,他的作业上为什么没有小红花,是写得不好么。周围的孩子们已经笑开了,纷纷帮腔,原来当天的作业上他们都有小红花,唯独宋浩没有。2022届六班是个非常团结奋进的班级,我经常用盖小红花图章的形式鼓励他们。宋浩平日的努力我是看在眼里的,他的课堂笔记也完整有条理,作业更是整洁且正确率高,估计那天的我是忘盖章了。看到他既委屈又不服的样子,我既心疼又乐不可支,赶紧拿起红笔,在他的手上画了一朵小红花,他也就很顺从地让我画了。班上的孩子们都兴高采烈,一整堂课都充满着积极热情的回答问题的声音。下午辅导课的时候我偷偷瞄了他的手,那朵小红花居然还在。原来,孩子们是这样在意他们在老师眼里的形象,一句不经意的评价,有可能会成就一个孩子。
十几岁的孩子,书包里都藏着梦想,帽衫下都套着不羁,看似冷漠的佯装坚强,实际上都脆弱敏感。无论他们看起来多么高大,其实也只是小孩子,需要积极关注,需要爱和温暖,更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我经常给他们讲一些自己上学时的经验,分享我感动过的故事、看过的书、经过的地方。在严格要求他们品行和课业之余,我能做的大概就是传递给他们非教科书的、非师长的,纯粹来自一个有趣灵魂和另一个有趣灵魂的碰撞。
梦想花开的路上,每个人都只是季节轮回的一片叶子。未来未至,我和孩子们都还在上下而求索。我希望我亲爱的孩子们,都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小红花。
“送你一朵小红花
开在你昨天新长的枝桠
奖励你有勇气……”
面对成长的冰雪和迷雾,在更好地成为自己的路上一路奔袭!
指导:刘希晨
策划:刘 宏 赵 升
初审:张 媛
复审:王天强
终审:赵维波
编辑:沈宝祖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