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教育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专栏 > 【学生专栏】四中记忆——我在兰州市第四中学(兰州田家炳中学)等你(一)

【学生专栏】四中记忆——我在兰州市第四中学(兰州田家炳中学)等你(一)

2025年04月14日 17:23:15 访问量:10

      忆往昔,青春岁月书生意气,看今朝,欢聚一堂各路精英。优秀毕业生,是学校的骄傲,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每一批学子背后都有耐人寻味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拼搏努力后的成功;每一份成功都有对母校的难舍恩情。优秀毕业生是学校教育成果的生动体现,是学校对外展示最响亮的名片,也是激励学子们奋勇争先的榜样力量。

      展信安!四中的一草一木是否仍在你心中鲜活?那些晨读的清风、晚自习的星光,是否偶尔浮现在眼前?现母校诚邀了往届优秀毕业生代表以“学生视角”分享在四中的独家记忆,共同打造“四中人·青春志”学生专栏,助力学弟学妹看见更真实的四中生活!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读他们的先进事迹,聆听他们的四中心声,以他们为榜样,见贤思齐,追求卓越,续写“田苑教育”新的辉煌!

1

姓名:丁永琪

届别:2021届

现就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气储运工程 本科,保送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就读油气储运工程硕士研究生。

四中岁月,青春如歌

亲爱的四中,时光匆匆,转眼间,我已经从这里毕业四年,但那些在四中的日子,却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永远闪耀在我的记忆深处,每每想起我的高中时代都使我十分怀念,怀念母校的操场,想念母校的老师,想念一起读书三载的同窗。

还记得刚踏入四中的校园时,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与好奇。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显得那么新鲜,教学楼高大而庄严,操场宽阔而充满活力。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启这段全新的旅程。

课堂上的时光总是最难忘的。语文课上,达老师带着我们走进诗词的世界,感受古人的豪情与柔情。当我们读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老师的眼中满是激情,仿佛那壮志豪情就在眼前。我们跟着老师的讲解,仿佛也站在了泰山之巅,感受着那豪迈的气魄。在大学的时光里想到高中语文课上学到的诗词课文都会使我感到共鸣。数学课上,复杂的公式和定理在老师的讲解下变得生动起来。老师总是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数学题,也逐渐变得有趣起来。有一次,老师在讲解一道难题时,突然来了灵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奇特的图形,然后一步步引导我们思考。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数学的奇妙之处,原来它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和公式,更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探索。至于英语课我原本是一名英语困难生,可在我的英语老师刘老师每周的英语考试轰炸下我的英语成绩也慢慢的赶了上来,对于英语的学习我想告诉学弟学妹们的是英语最最最重要的就是背单词,其实在考试中的语法题目并不多最important的点就是文章可不可以读懂,所以背单词是英语学习中首要的任务。

在四中的日子里,成长的感悟也如影随形。运动会是我们最期待的时刻之一。赛场上,运动员们挥洒着汗水,奋力拼搏。跑道上的短跑选手们,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出;跳高选手们一次次挑战自己的极限,每一次起跳都充满了勇气和决心。而我们这些观众,也在为他们加油助威,呐喊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整个操场都充满了激情与活力。那一次,我参加了接力赛,当我接过接力棒的那一刻,我感到了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我拼尽全力奔跑,耳边只有风声和同学们的加油声。虽然我们没有拿到第一名,但当我们冲过终点线时,那种团结一心的感觉让我至今难忘。我明白了,成长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更是团队的协作与支持。

在四中的生活也是相当有趣的。在高三时老师组织我们沿着罗九公路爬山,炎炎夏日大家可以走出课堂去放松身心。

当然在四中咱不仅仅局限于省内的游玩咱还可以去省外!上了大学和舍友们分享各自的高中后我才了解到其实四中对学生们真的没得说。咱还能去省外旅游。当时我们这届(2021届)是去成都进行了三天的研学旅行,当然像别的省的学校可没有(据我所知),旅行中我们边玩边感受成都这座城市的文化,其中的武侯祠,都江堰,杜甫草堂都使我记忆犹新给各位学弟学妹分享下吧!(当时拍照技术堪忧,请见谅)。

在四中的日子里,我遇到了许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老师们不仅教会了我们知识,更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他们用耐心和关爱,陪伴我们度过了这段美好的时光。同学们则是我成长路上的伙伴,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共同度过了无数个难忘的日子。那些一起熬夜背书的夜晚,一起在操场上奔跑的清晨,都成为了我最珍贵的回忆。

如今,我已经离开了四中,但那些在四中的日子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中。四中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在这里,我学会了知识,学会了成长,学会了感恩。我希望我的这些回忆能够给学弟学妹们带来一些启发,让他们也能在四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最后,我想对四中说一声:谢谢您,我的母校!您是我青春中最美好的回忆,我会永远珍藏在心底。

2


我是兰州市第四中学22届毕业生,同时也是四中马克思主义者学社,即“马哲社”原社长张信龙。现就读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政治学专业,同时又在复旦大学“哲学王子”王德峰教授的团队工作。

二〇一九年的九月,我是怀着那么样的矛盾的心情走入了四中的校园,在那个时候,对于自己的志愿的选择,恐怕总是有一些忐忑不安的。四中的老师们是怎么样的?我将与之共同学习、生活的同学们是怎样的?而我在四中的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如今回过头看,我不禁感叹:那确确是一种美好的缘起。

于四中的学习与生活中,最令我感动的便是在四中遇见的诸位师长,每一个四中的学子,在毕业多年后也仍然会忆得起当初那些给予我们温暖的老师的名字。还记得我仍在四中学习时,有一次放课后便遇见了一位四中的校友,看上去已然中年,便自然而然聊了一会儿,对于他在四中的老师,他还很是挂念,一直同我问起老师们的现状,四中的老师们的敬业乐群精神于此可见一斑。

还有一个细节总是令我难以忘怀,我是在高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文科。记得在文科班里,同学们形容每一位女老师时,总会说“她身上闪烁着母性的光辉”;而在形容男老师们时,总要说到他思想之深刻有趣。这完全不是夸张的说法,这恰是四中学子们的最真实的感想。老师们对学生总是关怀、无微不至,同时他们的思想之深度也令我们很是钦佩。

高二时,怀着自己对哲学的热爱,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爱,以及对王德峰老师个人的尊敬、喜爱,我们抱着满腔热血创办了“马哲社”。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各位师长为我们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帮助,老师们为我们出谋划策,领导着我们将这个社团建起来、建好;校长先生更是多次参观指导我们的社团,同我们几个主要负责人交流、了解我们的想法和学习情况。我总是说,没有四中这个平台,也就一定不会有今天的我。是四中给予我机会,使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

而如今,我如愿来到了上海读书,并且结识了王德峰老师的团队,今天也终于在这样一个团队工作。在高考时,我也同样通过了复旦大学强基计划的初试,只可惜高考分数棋差一招。而下一个学期,我也获得了机会,前往台湾东吴大学、以及香港恒生大学做交换游学。可以说纵然中有坎坷,但也算差强人意。而我的所有兴趣与能力的培养,是在四中完成的。再一次感谢四中!

指导:刘希晨

策划:刘   宏  赵   升

初审:白   灵

复审:王天强

终审:赵维波

编辑:沈宝祖


编辑:兰州市第四中学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州市第四中学.兰州田家炳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中学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敦煌路1042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