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兰州市第四中学22届毕业生,同时也是四中马克思主义者学社,即“马哲社”原社长张信龙。现就读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政治学专业,同时又在复旦大学“哲学王子”王德峰教授的团队工作。
二〇一九年的九月,我是怀着那么样的矛盾的心情走入了四中的校园,在那个时候,对于自己的志愿的选择,恐怕总是有一些忐忑不安的。四中的老师们是怎么样的?我将与之共同学习、生活的同学们是怎样的?而我在四中的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如今回过头看,我不禁感叹:那确确是一种美好的缘起。
于四中的学习与生活中,最令我感动的便是在四中遇见的诸位师长,每一个四中的学子,在毕业多年后也仍然会忆得起当初那些给予我们温暖的老师的名字。还记得我仍在四中学习时,有一次放课后便遇见了一位四中的校友,看上去已然中年,便自然而然聊了一会儿,对于他在四中的老师,他还很是挂念,一直同我问起老师们的现状,四中的老师们的敬业乐群精神于此可见一斑。
还有一个细节总是令我难以忘怀,我是在高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文科。记得在文科班里,同学们形容每一位女老师时,总会说“她身上闪烁着母性的光辉”;而在形容男老师们时,总要说到他思想之深刻有趣。这完全不是夸张的说法,这恰是四中学子们的最真实的感想。老师们对学生总是关怀、无微不至,同时他们的思想之深度也令我们很是钦佩。
高二时,怀着自己对哲学的热爱,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爱,以及对王德峰老师个人的尊敬、喜爱,我们抱着满腔热血创办了“马哲社”。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各位师长为我们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帮助,老师们为我们出谋划策,领导着我们将这个社团建起来、建好;校长先生更是多次参观指导我们的社团,同我们几个主要负责人交流、了解我们的想法和学习情况。我总是说,没有四中这个平台,也就一定不会有今天的我。是四中给予我机会,使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